880.第879章 南蒂罗尔的枪声

2017-10-06
南蒂罗尔山区,小镇奈迪以北,林间一棵高大的云杉树上,26岁的青年雷阿利-莫纳凯洛穿着特制的伪装服,携带一支加装了瞄准镜的曼利夏-卡尔加诺M1891步枪,透过茂密的枝叶窥视着山脚下的小镇以及周边的军队营地。

南蒂罗尔争端闹起来已有好几个月时间,应对意大利政府向边境地区增派部队的举动,奥匈帝国调来了12个奥地利步兵团、4个野战加农炮团、3个山地炮兵团以及1个骠骑兵团,大幅度加强了在南蒂罗尔地区的军事力量,加上原本部署在这里的边防部队——包括以精锐著称的3个蒂罗尔猎兵团,面积不到400平方公里的南蒂罗尔集结了三万名奥匈士兵,若再加上驻扎在北蒂罗尔的部队,奥匈帝国在意奥边境地区屯驻的兵力已近十万人。在整个蒂罗尔地区的驻军当中,奥地利部队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在奥地利部队当中,日耳曼人只占40%左右,其余是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以及意大利人……

就民族概念而言,雷阿利-莫纳凯洛是个意大利人,他出生在南蒂罗尔一个普通的意大利语家庭。作为奥匈帝国的公民,他早前曾在精锐的蒂罗尔猎兵部队服役,直到退役才前往意大利游历,并在那里加入了臭名昭著的意大利黑衫党。1943年秋,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因南蒂罗尔争端闹到了国联,黑衫党借机发起成立南蒂罗尔青年军,征募意大利志愿者以及奥匈帝国境内的意大利人加入其中,莫纳凯洛因此回到了故土,但他们给南蒂罗尔带来的绝不是所谓的正义和自由,而是无尽的灾难!

在南蒂罗尔近五十万居民当中,讲德语的居民占到了六成多,讲意大利语的只有三成,所以意大利对南蒂罗尔的领土要求是缺乏说服力的,只不过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意大利国内,对于奥地利的仇恨是一种无可化解的民族情绪,专横的奥地利帝国曾经分割意大利,阻挠意大利的统一,扼杀意大利的革命,意大利重新获得独立以来,两国在特兰托、蒂罗尔以及迪里雅斯特仍存在领土纷争。即便同处同盟国阵营,携手投入对协约国以及后来对美英阵营的作战行动,这两个南欧国家也一直相互较劲,近年更是竞相向日本提供军事技术和作战物资,为了本国利益不惜贬损对方。只要有削弱甚至整垮对方的办法,这两个国家肯定都很乐意尝试。

视线回到小镇奈迪,这里距离意奥边境只有十五公里,它扼守着通往波尔扎诺城的必经之路,周围的崇山峻岭只适合山羊和轻装备的山地部队通行。如今在这个村镇周围部署了数千奥匈士兵以及至少一个营的炮兵,他们在草地扎下营帐,挖掘了堑壕、掩体以及高炮阵地,并将野战炮安置在树林里。一旦意大利人从边境那边发动进攻,那么这些奥匈士兵能够立即转入防御,依托这里地形阻击意大利军队向南蒂罗尔腹地挺进。

在顶端足有三十多米高的云杉树上,莫纳凯洛一脸疲倦地注视着前方,他原本的任务只是刺探奥匈帝国在这一带的军事部署,而就在几天前,从意大利那边传来一份情报,说这几天会有个从维也纳来的大人物巡视南蒂罗尔。南蒂罗尔青年军的最高指挥官认为袭击这个大人物可以给维也纳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奥匈帝国的掌权者们正视南蒂罗尔民众的意愿,接受他们通过全民公投决定去留的合理要求。基于这个原因,隐蔽在各处的南蒂罗尔青年军成员们纷纷出动,有的潜伏进入城镇伺机而动,有的埋伏在道路附近,尝试通过狙击或爆破的方式完成袭击,莫纳凯洛所在的小组便决定在奈迪镇附近等待机会。如果他们发现目标但又无法解决,就通过小组配备的无线电台报告青年军指挥部,由他们决定何去何从。

按照原定计划,小组成员每天换一次岗,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奈迪镇及周边的奥匈军队营地,然而莫纳凯洛已经在这个位置呆了将近两天,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所剩无几,这并不是因为小组成员们突然不见踪影,而是由于驻扎在山脚下的奥匈部队一大清早就派出多支巡逻队对周边展开了地毯式的警戒搜索,并在制高点安排了岗哨,使得轮岗人员无法进入这片距离奈迪镇仅有几公里的树林,莫纳凯洛若在这个时候强行撤离,被发现的概率很高,那还不如继续藏身于此直到那些奥地利士兵解除警戒。再者,奥匈帝国的士兵这般戒备,还有军用飞机屡屡飞过这片山谷,不正是为迎接某位大人物的到来做准备么?

及至午后,一支车队出现在公路尽头,莫纳凯洛心中一个激灵,连忙用步枪上的狙击镜进行观察。那支车队有二十多辆汽车,沿路驶来扬起滚滚沙尘,领头七八辆都是军车,中间十来辆是黑色轿车,后面七八辆又是军车。

看到这个场景,莫纳凯洛不禁有些沮丧,那个大人物受到了非常严密的保护,他的座车十有十是具备防弹功能的,他所到之处必定簇拥者众多,就凭自己这支有效射程不足千米的步枪,蹲在一个无法自由转移的位置,除了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十多分钟过后,车队驶近小镇奈迪,全副武装的奥地利士兵们把守着镇子里的各处路口,教堂钟楼以及不少屋顶阳台都有他们的身影。在这般森严的戒备下,那个大人物并没有在镇子里逗留,更没有跟任何一个居民交谈,车队穿镇而过,在奈迪以西的军队营地旁停下。直到这时,大人物才出现在莫纳凯洛的视线中。因为隔了好几公里,他无法看清此人的脸庞,也无法辨认出他的身份,只隐约看到他佩戴了红色金饰领章,这意味着他拥有奥匈帝国的陆军将官或是宪兵校官军阶,而从这家伙出现时的排场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无疑要大得多。

在一众军人的陪同下,大人物不急不忙地巡视了这处营地,饶有兴致地察看了士兵们挖设的堑壕掩体,然后跟这里的指挥官交谈了一会儿。顺着指挥官的手势,大人物的目光先是投向南边,那支奥地利炮兵所部署的位置,然后一边跟指挥官说话,一边指向莫纳凯洛所在的这片树林,这里有坡地、树林以及白雪皑皑的山峰,一幅堪当油画素材的自然美景。两人继续说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大人物背着手开始往树林这边走,随行的军官们呼啦啦的跟在后头。

看到这一幕,莫纳凯洛的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蹦出来:莫非上天要赐给自己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自己成为南蒂罗尔甚至是四千万意大利人的英雄?

可在最初的激动劲头过后,莫纳凯洛却踌躇起来。他虽然不喜欢奥匈帝国,但他热爱南蒂罗尔,热爱这里的崇山峻岭、山谷溪涧,这也是他迄今为止没有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的原因,他希望与南蒂罗尔一道回归意大利的怀抱,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由世人皆知,如果他今天枪杀了那个大人物,且不论他能否全身而退,都有可能引发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的战争!

没办法跟指挥官联络,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眼看大人物朝树林这边信步而来,莫纳凯洛心跳加剧,额头沁汗,他深吸了一口气,将狙击镜装回步枪上,用极为轻缓的动作将子弹上膛,然后小心翼翼地端起步枪,大人物和他的众多随行者居然在射程之外驻足,也不知是稍作休整,还是不打算继续前行了。

他是……菲利克斯王子!

看清大人物面容的刹那,莫纳凯洛不禁瞪大了眼睛。菲利克斯王子是奥皇卡尔一世的第三个儿子,目前担任帝国战争部炮兵总监职务,同时兼任了卡林希亚军团司令的职务,在奥匈帝国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尽管没有见过菲利克斯王子本人,但印制在精美明信片上的人像跟视线中的脸庞一模一样,绝对是他不会有错!

莫纳凯洛的思想还在激烈斗争,大人物居然不知死活地继续朝这边走,他难道那么信任奥地利士兵的能力,那么肯定他们已经将这附近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排除了?或者,他从未将南蒂罗尔的叛乱者放在眼里,觉得这些说意大利语的居民拿起武器就跟意大利军队一样毫无胆识而且滑稽可笑?

盯着狙击镜里那张蓄着浓密唇胡的脸,莫纳凯洛的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他心里想得很明白,只要自己开枪,与菲利克斯王子同行的那些奥匈军官还有周围的奥地利士兵绝对不会给自己逃跑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把自己揍成猪头,但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无情的战火,就算意大利军队能够打赢,就算南蒂罗尔能够划入意大利版图,这里的城镇、村庄乃至树林、田野都可能化为焦土,这里的无辜居民,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能跟着遭殃!

想到这些,莫纳凯洛缓缓放下了手里的步枪,他是个愤青,不是个疯子,他回到南蒂罗尔是想通过武力的方式让奥地利贵族和他们的猎狗知难而退,但绝不想惹恼整个奥匈帝国,让奥地利和匈牙利同仇敌忾。

百多米外的一棵落叶松下站在三名担负警戒任务的奥地利士兵,他们穿着有别于一般部队的“运动款”军服,帽子上缀着一枚金属质地的白色雪绒花,这是蒂罗尔猎兵部队的标志。其中一名士兵抬头环顾四周,恰好看到莫纳凯洛所在的云杉树梢动了一下,他连忙用胳膊肘捅了捅两名同伴,示意他们注意那棵高大的云杉。片刻过后,那树梢又动了一下,而作为常年在蒂罗尔山区活动的精锐猎兵,他们很清楚在这样的山地环境,什么位置适合布设瞭望哨,什么位置适合打伏击。出于强烈的使命感,他们不约而同地端起步枪,将枪口对准了他们曾经的战友,雷阿利-莫纳凯洛所在的位置,然后,扣动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