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位面的智子和二维太阳系因某些原因穿越位面,到达1981年的地球位面,与主角王建昆的意识空间融合。主角凭借智子这个超级人工智能的帮助和能生成所接触物体三维图并控制物体部分元素运动的能力。发展当前位面的生产力和科技,带领此位面的地球文明升级,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移民全宇宙。
为了尽快解决前政府执政不当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全解阵领导的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一迫切问题。
首先是参考国内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时期的做法,宣布执行为期2年的票证制度。
主要是在食品,药品,服装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方面,都要凭借街道和社区评定的等级按证购买。
每家每户都有相应的数额,在数额之内,价格非常便宜,几乎所有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家庭都能买得起。
街道和社区也大力宣传了这一政策,表示这只是为了应对特殊时期的应急政策,全解阵领导的新政府确保在2年后,这些基础民生领域的票证将取消,到时候大家都能自由采购。
普通的市民虽然对这种限制有些不满,但是相比原政府时期的那种恶性通胀情况,还是相当照顾他们了,所以都默默忍受了下来。
全解阵高层也知道这种做法是不能长久的,时间一长会产生很多问题。
所以在保证所有国民都能买到基础的生活食品和用品后,另外一个大计划就正式开始执行了。
那就是修建高速铁路和各等级公路。
这也是借鉴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和德国在30年代开始的政府投资基建,拉动内需的做法。
因为修建高速铁路和公路,需要雇佣大量的失业工人和贫苦农民。
这些人的素质从低级的体力工到高级的技术工程师都需要,而且是长期的需要。
这样一来政府投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时,投入的资金很大一部分会通过工资的形式发放给工人。
这些工人拿到工资后就要消费,他们的消费需求能让国内其他工厂生产的产品能销售出去。
这些工厂的产品销售出去后,回收回来的货款除了一部分用来还银行贷款,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发放给了被雇佣的工人。
这样一来,各行各业都有资金来发展,国家投入到基建工程上的资金流到了各行各业,并且是大部分人都能得利。
另外修建好的铁路和公路也为后续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整个国民经济进入飞轮式循环,并且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好像自身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1984年10月25号,第一条高速铁路的选址工作在大量新人类工程师的努力下,基本完成了。
这条铁路的起点是北部的密支那,终点是海边的仰光市,中途经过的一些较大的站点从北到南分别是八莫,瑞保,曼德勒,密铁拉,内比都,东吁,勃固。
1984年10月30号,最高领导层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第一条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
会后,全解阵领导的缅甸各地方政府都收到了通知,按照人口多少和交通便利情况,可以组建若干个基建工程队,到铁路沿线进行基建工程建设。
这第一条高速铁路主要是经过中央大平原,这里也是缅甸人口最多的区域,所以铁路建设惠及的家庭非常的多。
东西部高原和山区的那些地方也按照指示组建一些基建工程队,先将各自境内的省级公路扩宽加固,等到水泥厂产能提升,沥青从波斯地区大批量运输到位后,再开始将道路进行硬化压平。
整条铁路总里程长达1200多公里,王建昆让智子进行了综合测算,在他超能力的辅助下,预计是5年内完全通车。
铁路线的基建工程是**院下属的第一建设局负责,前期主要是用铁锹,小推车,钢钎,炸药等将沿线的一些辅助道路修建好。
预计需要花费1年多的时间。
虽然用到的工具很原始,但是雇佣的普通工人也是最多的,预计能达到80万人。
这些人背后是80万个家庭,3百多万的人口,占据此时缅甸10分之一左右的人口。
这些青壮年在全解阵的工程兵带领下,离开城镇到铁路线上工作,不仅减轻了城镇里的治安压力。
他们在工地上工作,精力被消耗,能学到很多技能,赚取的工资除了自用极少的部分(工地商店只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并且严禁黄赌毒),大部分会通过政府的银行寄给城镇里的家庭。
在正式开始修建铁路前,高亚钢铁城已经按照计划,生产大量的铁锹,钢制两轮小推车,各种规格的钢钎,铁锤等等基本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