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1983渔耕山海间 > 第494章 番外4:阮儆承的真正死因

第494章 番外4:阮儆承的真正死因

2024-11-06
第494章 番外4:阮儆承的真正死因

1985年4月,阳海市靠山位置的一处院落,不大,但装修以天然石块、棕色木头为主,很有点东南亚的风味。

这么一栋别墅式的建筑,矗立在这个年头的阳海市区,虽说表面低调,但实际上仍显得鹤立鸡群。

厨师老潘从菜市场买完菜回,往往又会浇一会儿院子里的花,帮着喂一下花园树枝上笼子里的鸟。

除了买菜做饭、帮着主人浇花喂鸟,似乎也没有更多的事要做了。白天阮儆承外出去了宾馆、工厂,这院落倒更像是属于厨师老潘的。

整座院落,除了他一个,再找不出半个人影。

但是今天的情况却大不一样。老潘买完菜回,刚走到院落门前,就见一个银白头发的身影从路边走拢过来。

老阿婆手里摇着蒲扇,问道:“走了一会儿路,跟你讨碗水喝,成不成?”

老潘本能地四下望望,然后飞快回道:“没问题,一点水有啥,你跟我来!”

打开院门,两人进到院落。老阿婆顿住脚道:“我不进去了,你把水端过来,我就在这花园里等你吧!”

“呃,好嘞,您稍等呵!”

老潘几乎是言听计从,飞快进屋里端来一碗水。

花园的树下有石桌,有石凳,但老阿婆并不靠近过去,也不坐,就站在原地等他。

等到老潘把水递到手中,阿婆接过来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然后抬头问道:

“小潘啊,屋里没其他什么人吧?”

被称为“小潘”的老潘没丝毫不高兴,脸上反而更多出几分亲近感,肯定地回答道:

“半个人都没有,平时就我在,阮儆承白天一般不在家,快天黑才回来吃我做的晚饭。有时中午也会回来吃个饭,但今天中午大概是不会回来!”

“这里说话方便?”阿婆不经意地瞟了一眼石桌、石凳方向。

“那我再去检查一遍!”

老潘当即走往树下,趴下去,把石桌、石凳子从上到下都检查了个遍,确认没有窃听器之类的装置。

“我就说,阮儆承对我还是很信任的,不会在自己家放那些东西来试探我。真要不放心,他也不会特意留我在身边,每天给他做菜做饭了!”老潘走回过来道,“您就放心吧,咱们坐那儿慢慢说!”

“坐那儿就不必了。”虽说石桌石凳已经确认过安全,阿婆还是并不坐过去,“我也不呆久,就站在这喝口水,跟你说几句就好!”

“好嘞,您说,我听着!”老潘很恭谨。

“你也知道,让你在他身边待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来找你,是因为我不想冤枉他,更不想错杀一个人。

我外甥女阿珍跟她儿子一家三口的死,看起来确实是半点都扯不到阮儆承头上。要是能明显看出跟阮儆承有关,我也不可能让他活着回国来了。还在那个小国的时候,我就有法子叫他活不下去。

现在我查了这么多年,总算有些眉目了。要说完全断定是阮儆承害死阿珍,卷走财产,我还没那把握,但已经可以高度怀疑,阮儆承暗地做过手脚。阿珍母子三个的死,不是一起简单的车祸!”

“还真是这样?那你说怎么做,我听你的,随时动手!”老潘神情决然,与平时的样子全然不同。

“别那么急!”阿婆反劝道,“我过来找你,只是通知你一声,现在可以慢慢寻找机会了。但注意一点,别那么明显,不要让人有半点理由怀疑到你头上来。我以前帮过你,不是为了让你日后给我卖命的,是要你好好活下去。所以这事,一定要找到最好的机会,把你自己完全撇开去,才能动手。

刚好,趁接下来的时间,我也会继续让人查下去,等完全确定是阮儆承害死阿珍的时候,我会再想办法来通知你一声!”

阿婆说完这些,果真没有多逗留片刻,旋即离开了院落。

院子也恢复了平静,老潘一如往日那样,浇花、喂鸟然后准备饭菜。

但脑袋里的思绪却半刻没有停过。

阿婆每年的多半时候都呆在龙涎岛,但还有小半的时间却走动在好几个东南亚小国,同各种商人打交道,认识的东南亚富商极多。

做生意的同时,她遇到一些困难的华人,总是会伸手相援,当年还小的老潘就受过她好几年的资助,才得以活命、长大。老潘对阿婆的敬重,别人不懂。

阿婆有个外甥女叫阿珍,老潘没见过,但听阿婆说起过。阿珍嫁给了小国的一位富商,当年就是阿婆牵的红线。

后来富商生病去世,阿珍带着两个儿子生活,也算是富婆了,因为亡夫给阿珍留下的钱财非常多。

再后来,阿珍遇到一个比她小十几岁的男人,只是个酒店刷盘子的,但却能说会道,很能哄女人开心。

阿珍经不住哄,答应再婚,两人婚后十几年倒是过得和美,简直是华人圈子里的模范夫妇。

这个男人就是阮儆承。

阮儆承刚从港岛转跑去小国的那年,老潘就认识他了。

他俩同在一家酒店干活。老潘是酒店的厨师,而阮儆承没啥手艺,干的只能是刷盘子。

老潘对人一向好,包括对阮儆承。别人欺负、歧视阮儆承的时候,他也没少出面帮助解过围。一来二去,他成了阮儆承最好的哥们。

只是,阮儆承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好哥们同时还认识桂阿婆。

阮儆承娶了富婆,发达了,但每次光顾酒店,仍会找老潘叙旧、喝酒,哥们还是哥们。

十几年后阿珍母子仨突然车祸去世,阮儆承打算回国,过来问老潘,愿不愿意跟哥们一起回国,以后当他的私人厨师。

老潘看得出来,阮儆承需要一个人照料,但是身边能够像自己这样信得过的人,没有。

他装模作样地犹豫了几天,随后便答应了。不是为了那份哥们情义,也不是因为阮儆承开出的工资挺高。而是因为,就在此前不久,桂婆来悄悄找过他,希望他能想法子接近阮儆承,留在阮儆承身边。

外甥女阿珍母子三人的车祸,虽然表面毫无任何问题,但桂婆就是觉得太蹊跷。就算有问题,阿珍娘家几乎没什么人了,也不可能有谁去查个究竟,替阿珍去做那个主。

这个公道,桂婆决定由她来替外甥女讨。

老潘答应阮儆承,从此回了国,来了阳海市。一晃在这院子里做了好几年的菜,直到今天,等来阿婆的出现。

……

桂婆这次离开后,老潘便开始留意,身为一个厨师能够有哪些方法置人于死地,却又不被追究责任。他必须提前考虑这些,等到哪天桂婆通知他动手,才不会那么仓促。

又是一年多过去了,时间很快进入了1987。

桂婆终于第二次现身了。

请...您....收藏_6Ⅰ9Ⅰ书Ⅰ吧(六\\\九\\\书\\\吧!)

“小潘,事情已经全都弄明白了。阿珍的车祸,就是阮儆承一手策划的!”

桂婆看向他问道:“想到什么好法子了吗,能够叫阮儆承得到报应,但你又能够从里边撇开关系来。”

“阿婆,还真有!”老潘压低声道,“简直就是瞌睡送枕头了。最近两三个月,总有一个胡子都白了的老渔民,在菜市场卖鱼卖虾,出的价钱总比别人便宜!

最开始我也以为那老渔民是想早点卖完,挣几个钱回家。看着年纪一把也不容易,我总会买他的鱼虾。

可就在前一阵子,我才发现老渔民接近我,怕是不简单!
他给我看桶里面小半桶的面包蟹,我蹲下一细看,吓了一跳!
别人可能都分辨不出来,有种叫爱洁蟹的东西,跟面包蟹简直就长一个样。可我不一样啊,我们家落魄前,我爸妈可是在唐人街卖螃蟹的,我怎么会分不清这个?

虽说差别很小,但我扒拉着一细看,还是能分得出来的。

发觉不对,我就寻思了,老渔民到底是自己也糊里糊涂分不清楚,还是明知毒蟹夹在里面,故意要卖给我?
有了这念头,我再躲一边观察,发现他每次都是卖了鱼虾给我后,再装模作样叫卖几声,等我一走,他也不久呆,挑起桶子就离开了。不用说了,真就是故意接近我!

要换在以前,我直接可以报案把这老渔民给抓了。

可转念一想,这不正好?我有预感,老渔民那次试探过后,肯定还会再带爱洁蟹过来,就是为了卖给我!”

“有这事?”

桂婆如同听到了大喜讯。

“看来阮儆承这几年在阳海干的坏事也不少,连渔民都得罪了。那就最好不过了,你自己把握时机,该怎么办你都知道的。掌握一点,这事跟你没啥关系,阮儆承出事也是出在得罪了渔民!”

“我都明白!”老潘郑重点头。

老潘一点没猜错,老渔民果然又来了,带来了半桶螃蟹。

这次他一瞧,好家伙,上次还是面包蟹、爱洁蟹各夹杂一半。这次清一色的,全是爱洁蟹!

老渔民装糊涂,老潘更乐得糊涂。只是,为了自证清白,老潘特意举起爱洁蟹冲旁边卖猪肉的摊主大声道:
“这蟹肥啊,价钱又便宜,比买你那猪肉都划算。我全买了!”

当天的烹饪,老潘很花心思,十八般武艺倾力而出。

最勾人食欲的,就是那道“面包蟹”了。那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放上各种调料后,再细心的人也已经看不出它跟真正面包蟹有什么不同。

要是放在平时,阮儆承还有可能叫上老潘,也坐到桌子旁喝两口,吃几口菜。但那种情况也不多,这几年来,阮儆承已经越来越仅仅把他当成一个厨子。

一个值得信任的厨子。

至少今天不可能叫他去桌边。今晚阮儆承与刚刚找回来的儿子吃饭,席间有很多父子间的话要说,是不会让老潘参与的。老潘对此很有把握。

老潘上完菜,又去熬茶了,说是给他们父子俩饭后喝。

等熬完茶重回餐厅,他已经看到父子俩倒在桌子下,捧着肚子抽搐不已。

老潘慌手慌脚,跑去打电话通知医院时,又被凳子“绊倒”,耽误了几分钟。

他还特地看了眼桌上的螃蟹,那一盘是被吃得最多的菜,爱洁蟹已经没剩下几只。

他知道,神仙也救不活了地上那两人了。

剩下来的事情老潘都很配合。配合医院的人把阮儆承、佟稳安抬上救护车。配合公安调查,并带着公安去菜市场寻找可疑的老渔民。

猪肉摊主等人证实了老潘购买螃蟹的整个过程,也证明了老潘的无辜。

但是那个老渔民,就如同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在菜市场出现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