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看她一眼,并没说什么,拉着阿娘离开。
还没到海棠苑,就见门口站着两名衣衫破烂的小乞丐,大的是男孩,十来岁左右,小的是女孩,约莫七八岁。
两人全身脏污,瘦的像麻杆一样,望向姜氏的眼神全是祈求。“大娘,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姜氏瞧见他俩手上脸上全是冻疮,脚上只穿着破烂草鞋,脚脖子都冻得乌青,不由叹口气,让两孩子进来。
她将二人带到灶房,见小菊已经将饭菜做好,就用大陶碗装了满满两碗米饭与菜,放在他们手里:“吃吧。”
男孩抱着碗,忽然给姜氏跪下:“多谢大娘施饭。”
小女孩也跪下,还将饭碗放到旁边,给姜氏磕个头。
姜氏叹口气:“赶紧坐下吃吧,等会儿就凉了。”
两孩子这才坐在凳子上吃起来。
两人看着瘦小,却将一大碗饭食全部吃光。
姜氏又拿出两吊铜钱塞给两人:“这些拿去,大雪天的,买点吃食带家去。”
哪知两孩子并不肯接,再次扑通跪倒在地:“求大娘收留,我兄妹二人无父无母,无家可去。”
“我力气大,能帮府里干活,我妹妹她也很能干,什么都会做。”男孩不住磕头,将脑门都磕红了。
姜氏心有不忍,刚想说什么,被长安拦住:“你们是哪里人?可有身份户籍?”
“有的,小人兄妹家乡遭遇水灾,父母亲人全都不幸遇难,是以来京投亲,哪知亲戚早已不在,小人兄妹俩只好在京中乞讨,可这几日又逢大雪,实在是没法子了.”
男孩一边解释,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纸包里有一张皱巴巴的桑皮纸张:“小姐请看,这是我兄妹的路引。”
长安接过,就见纸张上盖有官府印章,附加详细说明,包括籍贯、父母、祖父母及两孩子年貌特征等等,还有进京时间及投奔哪位亲友。
从这份户籍路引来看,没什么异常之处。
长安将户籍递还给男孩,说:“若要我们收留你,那你兄妹必须签下身契。”
男孩一听,面露惊喜,毫不犹豫道:“我们愿意签身契。”
“那好,明儿一早就带你们去衙门登记。”这个家确实需要几个奴仆,长安本来打算年前去牙行看看,现在倒是不必。
下晌,莲心烧了两锅热水,让兄妹俩在燃着炭火的灶房内洗了澡,又用买来的皂膏给两人洗头去虱。
两人清洗干净,换上金画与莲心的旧棉衣后,模样焕然一新。
长安打量二人几眼,暂时让他们在一间偏房住下。
第二天,她与阿娘带两孩子去衙门立身契,顺便塞了点钱给小吏,请他帮忙查查两人的户籍是不是真的。
小吏一下子收到二十两银票子的好处,当即找人调了户籍,核对后亲自跑到海棠苑告诉长安,户籍没错,那家当真有两个孩子。
长安这才放心,安排李牛负责家里的骡车,交代他无事不得外出;李杏儿则跟在莲心与小菊身旁打打下手。
“长安姐姐,我来啦!”明慧与哥哥明扬从三轮车上下来,噔噔噔跑进海棠苑,他们身后跟着吴嬷嬷与两名宫女。
另四名护卫将三轮车推进院子,几人跑进倒座内烤火。
长安迎出来,笑眯眯道:“我就知道你们会来,已经将红糖桂花藕煮好了,快过来尝尝。”“我好久没吃到桂花藕了。”明慧欢喜地跑进暖呼呼屋里,直接爬上炕,拿起一根竹签戳好的莲藕就咬一口,含糊道:“母妃说我这几天都不用回府,让我跟你住呢。”
吴嬷嬷笑道:“娘娘只让您每天过来玩儿,却没让您晚上也不回去。”
“我不管,反正现在也不用去上学,我就要与长安住一起。”宫里内书院提前十五天放了年假,明慧高兴坏了,决定以后都住在长安家里。
“既如此,老奴也不回去了。”吴嬷嬷拗不过郡主,只好让人回府禀告王妃一声。
明扬没上炕,吃了几块莲藕就跑去找他的两轮车,然后推着它就往车行去找赵渊玩儿。
车行院子内的积雪已经被铲出去,此时有几个人正在院子里试骑三轮车。
如今三轮车又出了新式样,后车厢堪比马车的车厢,里头不仅能坐下两三个人,还防风保暖。
许多官员都爱上这种三轮,从长远看,既省钱又新鲜。
因为这种车只需一个仆人在前头骑着就行,不用喂草料,也不用担心马尿马屎污了皇城门口的地面。
然而这种马车也挺贵,要三百两银子一辆。
可再贵也有不少人过来购买,买不到的还要预定。
“掌柜的,你怎么回事?咱们府好几天前就给了定金,怎么还没到货?”一名管事模样的人见几辆三轮都被人骑走,不由恼怒。
赵渊朝他作揖,抱歉道:“真是对不住,你府定制的三轮车厢要费点儿事,上头的雕花还没做好,只能往后延期。”
这些官员就是矫情,每个人都想有个独一无二的三轮,好匹配他们的身份,所以长安只能在车厢上倒腾,画出图纸让木匠雕刻不同的花样,让客人自己挑选。
但这样一来,交货就慢了。
管事不高兴道:“那你到底啥时候能好?难不成要一直延期?我倒是能等,我家老爷可等不得。”
赵渊笑眯眯道:“后天就能取货。”
“那好!我后天再来,你若敢哄我,我就告诉老爷。”管事其实不怎么敢得罪车行,不仅因为赵渊的朋友多,还因忠勤侯太不讲理,逮谁揍谁。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赵渊这才陪着小世子玩耍。
直到莲心过来招呼他们过去用饭,两人才从小门走进海棠苑。
正房堂屋放了一个大圆桌,桌上摆了很多菜肴。
有香肠、酱猪蹄、凉拌菠菜、萝卜烧猪肉、烤羊腿、小葱拌豆腐,还有红烧鱼,小炒等,都是家常菜。
吴嬷嬷在这里也不拘束,与世子郡主姜氏母女赵渊坐一个桌上用饭。
“也不知怎么的,你家的饭菜就是好吃,水也好喝。”吴嬷嬷笑着说道:“上次小郡主带一桶水回去,王妃娘娘煮了茶也赞不绝口呢。”
姜氏笑笑:“既然王妃娘娘喜欢,以后尽管来我家取水便是。”
“那感情好啊。”吴嬷嬷欣喜,终于将王妃不好意思开口的事情办成,她不免多说了几句:“还是你家的饭食养人,你瞧咱们世子与小郡主都壮实不少,连个儿也抽条了。”
站在一旁伺候的李杏儿偷偷朝小世子与小郡主看一眼,又望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