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世界线变更程度上升13%】
【世界线变更程度:28%】
听到骤然响起的系统提示音,陈洛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好家伙。
世界线变更程度居然骤然上涨了13%,到了28%。
要知道上一次世界线变更程度到这么高,还是自己刚到大泽乡的那会,扶苏登基为秦二世皇帝,与原本历史产生了严重偏差。
当然,现在自己“教唆”刘彻,让对方暂时性地放弃了罢黜百家的想法,同样是导致历史发生巨大改变。
故而世界线变更程度上涨13%,便不算什么奇怪的事了。
不过总的来说,一切仍在陈洛的掌控范围之内。
毕竟执政思想方面的变革,自上而下改起来容易。
现在刘彻想着采用百家之长治国,但日后觉得儒家学派更加符合自己的心意,选择独尊儒术的话,那么用不着二十年,儒家便可以迅速兴起。
现在世界线变更程度,和A股的牛市一样,不过是虚高而已。
如果自己想要历史回到正轨的话,只需要稍加引导即可。
只是“百家争鸣”的状态维持得久一些,总归是件好事,陈洛还是希望尽量延长这种自民间到上层,皆是思想自由且活跃的状态。
“对了,伯玉你那太学办学所遇到的困难,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朕出手解决的吗?”刘彻出声问道。
这让陈洛恍然想起他此次入宫的原因。
刘彻开始是想问自己太学办得怎么样了啊。
不过骤然冒出了“罢黜百家”的提议,打乱了原本谈话的节奏。
从重要性来说,它属于国策,至于太学同样属于国策,不过早已定了下来,现在只是在推进阶段遇到困难罢了。
现在关于思想文化上的争辩结束,刘彻则是将话题拉回正轨。
想了想,陈洛说道:“太学缺少博士,主要是因为我不了解各家学派有什么贤良名士,这是我的浅陋之处。
而以我的名义,去请那些高士出面,来太学授课,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给这个面子的。
可如果陛下发布一道圣旨,说替太学求贤,聘请博士。
这样一来,太学遇到的问题便得以解决了。”
大汉境内缺贤才吗?
笑话。
现在天下太平七十余载,缺少可以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将军,但绝对不缺治经讲学的博士。
平稳的时局,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立志于研究学问的文士,完全不会像春秋战国时期的祖师爷那般,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刘彻轻轻点头,但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在思索陈洛提议中的利弊。
伯玉的要求合理吗?
合理。
给太学聘用优良的博士,无疑是支持太学的建设。
朝堂上下都盯着这事在看呢。
太学若是办得糟了,受到非议的人可不止陈洛,更有刘彻本人。
下达圣旨,诏令征召博士,是一件什么难事吗?
自然不是。
这就是一道简简单单的诏令,写在纸上,指不定占不到三个巴掌宽。
至于刘彻为什么没有立刻答应陈洛的要求,他是在担心另一件事,那就是万一诏书下达到各个郡县,却没有贤才赶来长安响应,那该如何?
他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要知道刘邦在汉初时,同样是下达旨意,想要让乡野贤才前来长安辅佐自己治理天下,最后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他亲自派人去请的商山四皓都拒绝了邀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彻担心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
刘邦有打天下的威信在,那些文人尚且都不愿搭理,要是发生这么一遭,对自己的威信打击甚重。
只是他倒不好把自己的担忧简单直白地告诉陈洛。
于是刘彻顿了顿,方才开口道:“伯玉,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大汉疆域辽阔,朕的旨意传达下去,恐怕最多就只能到县里,万一那些贤才没有看到,或者觉得长安路途实在遥远,那又该如何?”
陈洛闻言,瞬间明白了他心里的担忧。
您这是怕一道旨意下去,没人搭理,落了面子啊。
没有选择直接点破,陈洛揉了揉下巴,笑着回答,“我曾游历大汉诸地,很少见到贫困的文士,当初感到疑惑不解,诸子百家鲜少教学经商的门道,他们莫非能从中学到致富的知识?
后来我倒是明白了,民间记载着古籍的竹简甚贵,而纸张书写虽稍稍便宜,但一卷书籍的价格,可以换得普通百姓三五日的口粮,各种厚重的注释版,价格更要抬升一倍不止。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家境贫寒者,断然是不忍将果腹的食物换取经书,而能长期阅读经典学习者,不说颇有家资,但必然是不愁吃喝。
这样的人想要一般居于郡县之中,不会住在偏僻的乡里,陛下的诏令必然会传到他们的耳中。
何况大汉国力蒸蒸日上,文士的待遇比周朝以及秦时要好得多。
孔子的政见未被真正采纳过,周游列国数十年,抱负未得施展。
叔孙通在秦代遇到小人迫害,被迫逃出长安,最终归附高祖,得以任太常之位。
这难道不是说明才学之士,在大汉更能受到重用吗?
连我这样才学浅陋的人都可以意识到这点,难道那些真正的贤才,会感受不出来吗?
只不过他们之前没有机会,现在陛下求贤令下达之后,想必他们定然是迅速筹备好行囊,日夜兼程地赶来长安。”
他这番话,是将刘彻心底最大的担忧给打消了。
只要自己求贤的诏令得到响应,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顿时,刘彻脸上绽出笑容道:“那伯玉你可要早些筹建太学场地了,朕这道诏令下达之后,若是那些前来长安的贤才望着空荡荡的白地失望离去,朕可是要拿伱问罪的。”
这话单从内容来看,倒像责怪。不过刘彻所用的语气和善,脸上挂着笑容,故而称为勉励更为合适。
“我一定不负陛下的期望,挑选出真正的饱学之士,将他们在太学之中任教。”陈洛起身行礼。
……
次日。
一道诏书从未央宫中发出,刘彻的旨意传向整个大汉。
“朕曾听闻国家没有贤明的君主,那么德才兼备的大臣,便发挥不出自己的智慧;而庠序中没有合格的老师,那么聪慧的学生,便会趋于懒惰。
太学作为大汉的最高学府,将在明岁招收整个天下举荐的贤良,而想要成为这些人的老师,必然是需要饱读诗书,明悟经典的人。
宝剑藏在鞘中,不用于砍杀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的锋利。
明珠藏在匣中,不用于展示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的光辉。
才学藏在腹中,不用于教学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的厚重。
朕希望诸位饱学之士可以前来长安效力,在太学之中不吝啬地发扬将自己的才学。
担任太学博士者,按六百石待遇论,任期满五岁,可自行选择是否转任其他同等俸禄的官职。
至于担任太学博士的要求,没有学派的限制,但需要对自己所学的经典有真正的感悟,并且理论基础与口才兼具。
朕与维新侯随时等候诸位的到来,听闻您的贤名,愿意吐哺相迎。”
刘彻在诏书内的姿态可谓放得很低,态度相当诚恳。
尤其是待遇安排,简直拉满。
太学博士对标六百石官员,而且担任满五年之后,可以选择转任其他官职。
哪怕对无心入仕者,这个岗位亦是有致命吸引力。
常言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君”。
可地方上的县令,亦不过是四百石的官员,但已经是绝大部分百姓眼中高不可攀的存在。
这般身份换算到后世的反黑剧里,若不是正派人物的话,基本上就是前期的小boss了。
秩六百石则是更进一步。
拥有这样的地位,无论是放到地方还是留在关中,在政治斗争中都不再属于单纯的棋子,而是可以简单知晓背后的脉络,当然,离真正的高层以及成为执棋者,还有一定的距离。
不过作为官场起步,算得上相当之高。
要知道陈洛凭借着检举胶西王的功绩,加上阳夏陈氏子弟的身份,初入官场的时候也就是秩六百石。
因此六百石的官位,实属不低。
靠军功入仕,或许熬上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升到六百石,除非立下数次战功,方可凭借功勋,获得六百石的位置。
故而对有进取心者来说,太学博士的位置无疑是他们最为合适的跳板。
何况太学中教书五年,他们教过的那些学生,亦是他们未来从政的重要资源。
毕竟受察举制推选上来的那些贤才、孝子、廉吏,即使大部分趋于平庸,但数量摆在那里。
未来自己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求人帮忙,官府中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学生,哪怕学生本人的权柄没有大,但是有这层师生关系在,他能够帮你引见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这样一来,麻烦自然解决。
至于只求一个安稳,太学亦是好去处。
毕竟六百石的俸禄不低,换在官场中的其他位置,几乎清闲不下来,而且需要勾心斗角,提防小人,在太学内担任博士,主要任务就只有教学工作,同僚间的利益纠葛不多,关系相对简单。
总而言之,见到这封求贤令而不心动的贤才,少之又少。
……
一时间内,大汉境内的诸多学派,瞬间震动。
这封诏书上的邀请,让他们难以拒绝啊。
某位垂垂老矣,胡子花白,快要走不动道的老人,看着这封诏书不由叹息。
“老朽青年之时,才学尚浅,遇到高皇帝的求贤令不敢去应下,待到年富力强,却没有见到过类似的诏令,没想到半只脚快踏入棺材里了,却又有天子下诏求贤,唉,唉,时也命也。”
语气充满着感慨与无奈。
大概这即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具象化吧。
上一位天子下诏求贤的时候,他太年轻了,没有足够的底蕴与勇气赶去长安,引荐自己,往后近六十载,却没有再遇到过类似的求贤令,满腹才学与热血,终究是沦落在地方上,如果一直如此,他回想起来,可能只会有淡淡的遗憾,但又一份全新的求贤令在他垂垂老矣的时候下达,乃是将这份遗憾瞬间放大无数倍。
门下的学生见状,想凑上前来安慰,老人却举起拐杖驱赶他们。
“走走走,你们莫要留在我这里,快些回家收拾行李。老朽亦想着坐马车赶去长安,去那太学执教,可真要动身的话,估计得半路上这身子骨就撑不住了。可你们不同,哪怕是靠着一双腿去走,你们也给我走到长安去。”
老人门下的那些弟子默然无言,皆深深行了一礼。
次日清晨,天色蒙蒙亮时,他们结伴来向老人告别。
这些人不知是被求贤令的高规格打动,还是受到老人那番话的触动,他们打算共同前去长安闯一闯,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去聘上太学博士的位置。
除了老人门下年岁最小的那位弟子。
他向老人说出了留下来的理由,“您并无子嗣,若是我们全部都离开了,那么这段时间里,谁来照顾您以后的生活呢?何况师兄们的才学都在我之上,太学的名额是有限的,我觉得自己争抢不到这个名额。您一直教导我们‘孝义’,现在就让弟子用行动来践行吧。”
老人闻言,望着离开的那些弟子的背影,又看向这位关门弟子,长叹口气,接着用拐杖轻轻敲了这个关门弟子三下,没有再逼对方离开。
“或许你将来的成就,会更在你的师兄们之上吧。”
————
帝下诏求贤,言曰:“国君昏昏,臣贤将勇,为之奈何;师者庸庸,慧若项橐,终趋于惰。故求贤天下,不使剑封鞘中,珠藏匣内。”
各派闻之,皆愿往。
时人曰:“天下贤才,齐入彀中。”——《史记·武帝本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