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 第390章 抚远建三江米

第390章 抚远建三江米

2023-07-08
第390章 抚远建三江米
听着李逸几人聊的内容,直播间观众也讨论得热火朝天。

“真·糯米史诗!”

“咱们是农耕文明,历史上经历过太多磨难了,但靠着种地,咱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熬过来了。”

“我知道!最早种稻谷的就是神农氏!”

“袁爷爷就是当代神农!”

“想想真的神奇,几千年前,第一个想到种植野生稻谷的人,会知道一粒小小的种子,居然能哺育一个辉煌而又伟大的文明吗?”

“细思极恐,究竟是我们驯化了稻谷,还是稻谷驯化了我们?”

就在观众们聊得热火朝天之际,老板已经让人把李逸要的五袋糯米搬出来了。

“圆糯米要么?”

老板冲李逸询问。

“要,有哪儿的?”

李逸扒拉了下糯米袋。

老板顺嘴问:“你要南方产的还是北方的?”

“废话,当然是北方的。”

李逸疑惑看向他,笑问:“咋滴?想糊弄我啊?”

圆糯米的主要产地都在北方,品质最好的就是东北产的。

南方产的圆糯米,粘性是比不上北方圆糯米的。

老板显然也清楚这点,赶忙笑着解释:“没有没有,问习惯了,顺嘴问了句。

你是懂行的,我怎么糊弄得了你?”

说着,他就提过了两个半袋的样品糯米,指着左边的一个介绍:“这个是五常产的……呃,其实是五常当地的粮厂加工的,米是牡丹江种的,品质也不差,我就当五常米卖了。”

他嘿嘿笑了笑,冲李逸使了个眼色,小声解释:“都是行业门道,你懂的。”

李逸自然清楚这种门道,不止是在粮油行业这样,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这种情况。

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年也就能产65万吨,但全国每年能卖掉1000万吨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年也就产个一两千吨,但却能销往全国,要多少有多少。

不管是加工米,还是过水蟹,都是行业门道,消费者自己也都清楚。

李逸抓起了一把“五常”圆糯米,嗅了嗅香气,又嚼了几粒。

没说什么,他就又抓了一把旁边袋子里的圆糯米,嗅了嗅香气。

“这是哪儿产的?”

他没吃,就冲老板问了句。

“抚远。”

老板解释:“抚远的米虽然没五常米出名,但东西是真好,我自己家吃,就吃抚远的米,质量嘎嘎的!”

李逸捏了几颗,放进口中嚼了嚼,满意点头:“是不错,到底是鸡嘴叨出来的米,也给我拿五袋吧!”

听到李逸的话,后方的吴垒吃了一惊,赶忙问:“这是从鸡嘴里取出来的米?”

“不是啊?”

李逸愣了下,才笑着解释:“你打开地图看看就知道了,抚远在鸡嘴的位置,是国内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凌晨两点多就天亮了。

抚远的农作物,生长周期都比较长,昼夜温差大,水质也好,品质都不错。

这个米黏性强,圆润饱满,口感也比较好,还是很不错的。”

“这样啊!”

吴垒恍然大悟,笑道:“我还以为真的是从鸡嘴里抠出来的呢!”

“怎么可能?”

李逸也被他的脑洞逗笑了。

赵金麦在一旁听着,也笑着说道:“抚远的米在东北还是挺有名的,好像有个建三江大米,就是在那边产的。”

“对,这不就是建三江的米么?”

李逸拉开了米袋,看了眼包装,上面果然写着建三江三个大字。

“建三江就在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中间那一片。”

李逸确定了产地:“那里属于是HLJ,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汇流的河间地带,土质很肥沃,是顶级的耕地,产的米品质肯定好了。”

“对,就是那里。”

赵金麦开心的应了声,跟着又忍不住好奇问:“诶?逸哥,那东北的米就比南方的米好吗?你为什么必须要北方的米?”

“诶?我可没说过东北的米一定比南方的米好啊!”

李逸笑着解释:“是北方的圆糯米,品质要比南方的好一些。”

“你怎么就能断定北方的圆糯米比南方的好呢?”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吴垒瞧热闹不嫌事儿大,跟着追问。

直播间里,南方的观众也在跟着起哄。

“对呀!凭什么说北方米比南方米好?”

“我要为南方米打call!”

“气抖冷,南方米什么时候才能支棱起来?”

“不好意思,南方人不说支棱。”

面对观众的调侃,李逸不慌不忙的解释:“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品种决定的。

长糯米,也就是籼型糯米,是比较适合在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区种植的。

这种稻谷的谷壳比较薄,所以谷粒容易脱落。

而且它比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却有个缺点,就是不耐寒。

在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这种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

所以南方种的,一般都是长糯米。

粳型糯米,就是圆糯米,更适合在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种植。

这种稻谷的谷壳比较厚,所以谷粒不易脱落。

它比较耐寒、但只能耐弱光,而且不耐高温。

所以这种稻谷一般都是在北方种植,一年只能收一次。

在东北地区,这种稻谷一年最长甚至可以生长180天。

生长周期长,灌浆充足,这种稻谷的淀粉含量,肯定就比南方稻米高了。”

说到这里,李逸顿了下,才冲着镜头笑道:“所以,不是我说北方的圆糯米好过南方,是因为南方种的比较少而已。

这只是因地制宜的区别,可不是捧一踩一啊!”

听着他的一番解释,老板也笑呵呵的插了句:“也不是咱吹啊!咱们东北的农产品,那质量都是杠杠的,东北那都是一掐都流油的黑土地啊!要不怎么叫国家粮仓呢?你说对吧?”

“没毛病。”

李逸笑着点了点头,抬手指了指米袋,示意:“这东西有点多,我们肯定是带不回去了,只能麻烦你帮忙安排辆车送一趟了。”

“这都不叫事儿!”

老板笑问:“还有没有啥要买的?”

“把那好的豆油,葵花油,菜籽油啥的,都给我装上,最少一件儿。”

李逸拍了拍手上的米粉:“我还得买点好干果去。”

 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