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职场>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 第147章 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

第147章 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

2024-03-17
第147章 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

第147章

高起潜感觉自己的运气非常好,认识了程世杰。

在短短一年之内,程世杰先是平复了孔有德之乱,而后又匡复了金州卫、盖州卫,在崇祯五年二月,又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辽南的海州卫与复州卫。

崇祯皇帝在自己的吹风之下,对程世杰这个位勇于任事而且很能干的员工是非常满意,非常信任的。

当然,程世杰并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而且程世杰也是有大气运的人,关宁军靡费数千万两银子,历经十几数的发展,想要取得一场可以斩首千级的战役,都非常困难。

结果,人家建奴上万人马,千里迢迢,跑到海州送人头。

如果说打仗方面程世杰有本事也就罢了,偏偏他屯田的本事更大。如今大明朝狼烟四起,国库空得可以饿死老鼠,程世杰偏偏又在辽南搞出了这么高产的农作物。

高起潜也尝了一遍全薯宴,将四十多道各种风味的红薯尝了一遍,味道极佳,在这个情况下,他上上下下打量着程世杰。

程世杰被这个太监盯着看,看得他有些紧张:“高公公,你为何要这样看着程某?”

“程大将军莫非有神仙相助?”

高起潜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否则怎么会有如此高产的东西?这种番薯,早些年也有人进贡过宫里,可不仅仅长得磕碜,而且产量也不太高,又不能好好保存!”

“哪有什么神仙相助!”

程世杰淡淡的笑道:“只不过是用对了办法,红薯这种东西,不挑地,只要用对了办法,哪怕是在瘦田,也能获得相当高的产量!”

“你是如何得知正确的办法?”

“这是……”

程世杰原本不想占这个培育高产红薯的功劳,甚至想把这个功劳让给徐光启,从而将徐光启打造成大明的农神。

可问题是,现在晚了,提前没有来得及布置。

思来想去,程世杰斟酌道:“当年凤凰山防御千户所失陷,程某被家丁冒死求出,准备乘船前往山东,结果在航行中,船只倾覆,程某抱着一个大木箱子,随波漂流,因为命大流落在南方的一座无人小岛上!”

“无人小岛?”

“是啊,是一座面积不大,大约只有几十亩地大小的小岛,上面有水,但是土地非常少,能种地的地方不大。程某连续吃了十几天的海鱼,这才发现箱子里装着一些红薯!”

程世杰一边想一边把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加油添醋、移花接木转到自己身上,程世杰自己熬夜过了三年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内,他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干,就把红薯用小刀子切成了无数小碎块。

过了几天这才发现这些小碎块居然发芽了,种下去以后,这些红薯长势非常好。

程世杰总结道:“经过四年多的摸索,程某这才发现这个红薯,不能在太过炎热的时节种植,而辽南气候正好不冷不热。第二要严格选苗育种,育种的时候,与普通的麦子、水稻、或者高梁恰恰相反,咱们传统的农作物都需要个子大,颗粒饱满的种子,但是红薯却只能选择小的!”

“为什么要选小的?”

程世杰摇摇头道:“程某也不清楚,因为小个的红薯育苗后,秧苗长得好,果实结得大,大个的红薯,反而会出现畸形,也偏小,影响产量。第三个原因,那就是肥料要跟上……”

说到这里,程世杰突然发现高起潜身后居然有两个人正在奋笔疾书,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居然是陈子龙、方以智。

看到是陈子龙,程世杰就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我们一直想培育出耐寒,耐旱抗病虫的麦、豆还有水稻,只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

陈子龙道:“程经略大人倒是给陈某开启了一个新思路……”

高起潜转身望着身边的小宦官道:“程大人所说,都记下来了吗?”

“回禀干爹,孩儿的自幼就有过目不望之能,程帅所言,孩儿都记下来了!”

“记下来就好,咱家也要把这个情况记录下来,汇总成册上呈给皇爷。现在北方数省连年大旱,天灾频繁,粮食失收,皇爷都急坏了,如果能按照此法种出大量红薯,皇爷肯定会高兴坏的!”

可惜这年头专利法还没有出台,所以明朝的官员也就不必担心因为侵犯程世杰的专利而被起诉,抄袭起来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陈子龙听着程世杰所说红薯选种选小的,他脑袋里豁然开朗起来,他们一直以来,在培育种子的时候,习惯性地选择种子里颗粒最大,卖相最好,如果反向操作呢?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人不可貌相的成语,事实上早在论语里,孔子就说:“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人,不可貌相的例子有很多,洛阳纸贵的左思,还有唐初的钟馗,庞铳、澹台灭明。无一不是人中龙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例子更不举不胜举。

想到这里,陈子龙如同疯魔一般,朝着远处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叫:“多谢程大人提醒!”

高起潜见到这一幕,倒也莞尔一笑。

程世杰道:“高公公,咱们也不急于一时,这边还有好几种新农作物,最近都会陆续成熟,开始收割,公公不妨多等几日,程某也该进京述职了!”

程世杰选择的时机非常巧妙,秋收之后,建奴肯定会南下出兵,面对宁海军五百多万亩田地的收成,皇太极如果能坐得住,那才是怪事。只要建奴一动,崇祯皇帝肯定不会把程世杰留在京城。

经过两天一夜的收割,十二万亩的红薯已经收获出来,用十二万亩的红薯计算平均亩产量,依旧拥有三千七百斤的产量。

孙元化感叹道:“如果储存时间长一点的话,都够一个七口之家吃上一年了啊!”

孙元化捏着下巴沉吟着,思索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向程世杰讨要一些土豆种子带回自己治下的地区进行种植。

孙元化就不敢奢望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了,能有一半,不,哪怕是三分之一,他治下的老百姓就能吃饱肚子了!

他还要向程世杰学习一下种植技术,这东西又不是没有人种过,可从来没有听说哪个能有这么好的产量,这里面一定有很多门道,必须学过来!

看着范永斗用一千六百匹战马,从程世杰手中购买六百万斤,如果按照战马的均价每匹二十两银子,这个红薯的价格相当于每两银子购买一百八十七斤半。

当然,范永斗实际购买战马的银子,只有十两甚至八两左右,所以他其实赚了不少,相当于每两银子购买两百八十多斤。

这个价格还真不便宜,以每亩三千七百斤的产量,每亩地可以赚十几两银子,这实在是太吓人了。

高起潜与众宦官一脸欣喜,程世杰是一个非常大方的人,他吃肉,绝对不会亏待自己,这一次自己绝对不会白来。

程世杰自然不会让高起潜吃白食,包括孙元化在内的很多官员,因为看到了红薯的高产,都想买红薯带回去种。

这些官员,程世杰懒得跟他们打交道,宦官对文官,伱们咬吧。

“高公公,这些官员只怕是想吃白食……”

高起潜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挑,嘴色一翘:“咱家看谁敢!”

程世杰苦笑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程大将军,在辽南,你最大,他们登莱巡抚……!”

高起潜笑道:“咱家回去跟万爷说说,把登莱巡抚对辽东的管辖权给分出来,你不是有便宜行事之权吗?”

“高公公,你可是宁海军的监军,他们想从辽南拿好处,肯定要先过您这一关!”

程世杰想了想道:“公公,程某给你透个底,范大掌柜从这里买的良种,价格是一两银子一百八七斤半,当然,范大掌柜与程某的关系,哪能比得上,公公与程某的关系?我这里的红薯,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百四十斤如何?”

高起潜麾下有能力,马上就算出这其中的利润,连连给高起潜使着眼色,示意他这个事可以干。

“至于公公卖多少……那都是公公的!”

高起潜微微一笑:“你准备卖多少?”

“两千四百万斤,十万两银子如何?”

“太少了!”

“那就三千万斤?”

“三千六百万斤!”

高起潜默默计算了一下,这可是十五万两银子的生意,不有他的本钱,卖出去,就会赚一部分。

初步与程世杰达成合作协议,高起潜麾下的宦官第一步居然联系的不是在辽南的官员,而是写很多信给了负责管理皇庄的管事太监。其次才在辽南的山东官员,还有北直隶各府的官员,最后才是商贾。

程世杰还是低估了高起潜的无耻,也低估了这些官员的财力。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高起潜对外销售了五千五百余万斤红薯,所得银子共计三十八万三千余两银子。,
仅仅半个月净赚十五万三千余两银子。

程世杰倒是没有羡慕高起潜的赚钱能力,因为商户,其实都是高起潜自己的资源,那些皇庄的管事,程世杰也搭不上线,如果程世杰去找他们,他们估计都不会理他。

当然,小小的皇庄管事,可得罪不起高起潜,哪怕是高起潜卖给他们一堆屎,他们也会买下来。

这并不是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人情世故。

很多商贾和官员都采购了红薯,当然这些官员采购的数量,很有问题。

比如说乐安县令高及第,博兴县令韩顺成他们只向程世杰购买十万斤红薯,十万斤红薯听上去很多,可问题是,由于发芽率的问题,哪怕采取程世杰的方式,也仅仅可以种两千亩地。

一个县只采购两千亩的种子,这也太少了。

别看十万斤红薯数量不多,可问题是架不住高起潜心黑啊,一两银子一百五十斤,爱买不买。有的商贾购买的红薯,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两银子一百两十斤……

随着振海城的红薯收割进入尾声,金州卫的各镇各城,红薯、土豆、麦子、玉米、番茄、辣椒、高梁、大豆,都进入了收获的行动。

程世杰为了抢收庄稼,不少工厂也趁机推出一些新式农具,比如说多功能畜力摇臂式收麦机,这是利用两匹马拉动,利用收割机前面的车轮,驱动链条,带动后面的组合刀具,可以把麦子或者大豆,随行收割。

两个人两匹马,或者两头牛,一天可收割二十多亩地,这个效率比手工手割要快得多了。哪怕是精力旺盛的壮汉,一天最多也只能收割两三亩地,而且仅仅是割掉而已。

除了畜力收割机,还有畜力和水力脱粒机,这种脱粒机,利用人工水坝,将水压升高,利用管道放水,水流推动水轮,经过齿轮组加速,可以进行麦子、大豆、甚至是玉米的脱粒。

“麦子产量如何?”

“三石两斗至三石五斗之间!”

孙元化对此已经无语了。

北方种植小麦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战国时期,小麦亩产历史最高也就是两百零几斤,秦汉是农业进步的时期,两百六七十斤水平。唐朝在三百三十七斤,宋朝更低一些,在三百斤左右。明朝是中国古代粮食产量最高的时期,单位亩产平均在346斤左右,但是明斤要重,约合410斤左右。

可问题是,哪怕是410斤的产量,也远远没有达到三石。

但是,辽南的小麦亩产高达三石两头至三石五斗之间,大豆则在三百三十斤至三百六十斤之间。

“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大帅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然后……然后,就这样了!”

陈子龙一身泥土,坐在田间,望着一名憨厚的屯田军户道:“程大帅,让你们到底怎么做的?”

“挖河泥!”

“还有吗?”

“撒草灰!”

“地旱了就浇水……”

“说重点,与你们种田不一样的地方!”

“有吗?”

陈子龙快要暴走了:“我是在问你……”

“真有!”

“地里撒了骨粉!”

“什么骨粉?”

“这个,草民不太清楚,不过……”

“不过什么?”

“草民隐隐听过一些风声,大帅说要把敢来辽南的建奴留下肥地,可草民也不知道这建奴是不是真能肥地,草民确实是分到了两车骨粉,就撒到了地里!”

陈子龙揉揉脑袋,不知道要不要这个记录写下来。

“程大帅去年十二月一战建奴阿济格部,崇祯五年二月,第二次大战建奴于海州,斩首万级,首级是送到了京城,可尸体……难道说,都被程帅撒到了地里?”

“尸体可以肥地,这怎么可能?”

陈子龙苦笑道:“这岂不是荒诞?”

“这还真有可能?“

宋应星想了想道:“宋某曾听那些有经验的仵作说过,只要把尸体埋在某地,某地草或庄稼,都会比其他地方更加茂盛!”

“他真不会是把这小两万尸体的骸骨都磨成粉撒到地里吧?”

“要不你去问问程帅?”

程世杰天天被顾士章烦得要命,无奈之下,程世杰派出大杀器,郑琪负责生意谈判问题,然而,与范文斗不一样,顾士章以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在商海浮沉中历练出来的厚脸皮,从程世杰手里拿到了六十万石土豆的销售权。

而且价格是每石土豆,也就是一百二十斤五钱银子,这个价格差不多是程世杰给高起潜的批发价,品尝到了销售红薯的甜头,高起潜看到土豆和玉米的丰收,也主动承担对外销售的任务。

程世杰也不迟疑,将对外销售的任务交给了高起潜,对于这种王牌销售,程世杰又送了高起潜两辆四轮马车房车,作为王牌销售的奖励。

顾士章以五钱银子每石的价格,购买了一百二十万石土豆的销售权,他一掷千金的豪气,让程世杰见识到了徽商的实力。

徽商从江南运来了三十万石大米,还有一百三十多万两银子的银子,将这些没奈何和银冬瓜存在辽东银行,可是解了银子这段时间银行的银荒。

因为土豆和红薯需要地窖储存,拥有私人土地的宁海军军属和烈属们,为了储存收获得土豆和红薯,他们只能挖地窖。

可问题是,原本各家各户的地窖太小,自己挖又没有那个紧迫的时间,只能雇佣人挖,而且有的军属看到了土豆、红薯加工成粉的暴利,就开始纷纷借贷,建红薯和土豆加工厂,这个工厂至少投资需要一千五百两银子以上。

为此,前来各个银行借钱的商贾和军属们,已经变得人山人海。特别是顾士章,这个家伙一口气建立了四十多座水力磨坊,他算过了,把一石土豆或红薯加工成土豆面的成本大概是一钱银子。

特别粉条,不仅好吃,而且不贵,容易储藏,销路前景非常好,五钱银子的红薯或土豆,差不多可以出一百斤粉条,或者三十斤淀粉。每石红薯或土豆,除出人工和生产费用,净赚三钱银子。

顾士章把自己能调动的人手全调动过来了,还雇了不少人,称土豆,记账,完全是两班倒,这样都还是忙不过来……

田里的土豆还在一车车的运回来呢,累得屯田军户们直想哭!

可是进入八月底,辽南的气温陡然降低,天气变得阴沉起来,有经验的老农分析,这种天气,未来十天肯定会大规模降温。

程世杰也非常着急,为此,他要求不太重要的工厂暂时停产,把所有的工人也投入到秋收行动中。

随着辽东管委会的成立,宁海军的军营工厂特别是兵工厂,现在已经处于半停工的状态了,为了节约成本,只保留了枪炮局、甲弩局、军械局、火药局以及军备局五个专门的研发机构,五个研发机构共用一个兵工厂,专门负责生产宁海军的装备。

现在兵工厂采取绩效考核制度,而却不能像其他工厂一样提高产量创造利润,在得知程世杰准备把工厂停下,将所有工人转入秋收行动,周延栋相当开心。

不过,他开心得有些早了。

“兵工厂绝对不能停!”

程世杰笑道:“兵工厂就算赔钱,也绝对不能停!”

“可是我们宁海军的需求有限,我们现在已经库存了横刀一万九千余柄,长枪四万两千杆,铠甲两万四千余具,火铳管三万余根,只要搞出大帅所说的膛线,随时可以大规模生产,就连手榴弹也多达二十万颗!”

周延栋苦笑道:“生产的兵器没用,生产越多,亏得越多!”

“别把目光盯在这点小事上,兵工厂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合格工人,现在这个阶段不用担心赔钱。”

程世杰不怕赔钱,只要现在培养出来更多的熟练工人,现在赔的钱,未来会十倍百倍赚回来。

既然程世杰都说到这个份上,周延栋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兵工厂其实也不是一直都在赔钱,虽然兵工厂生产的兵刃铠甲都不能卖不出去,其实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不愿意卖。以宁海军装备的技师,只要愿意出售,不愁找不到卖家。

非常可惜的是,程世杰信不过大明军队将领的职业操守,他前脚卖出去的火炮或者火枪,后脚就能出现在建奴的手中。

所以,这些装备,他是不愿意卖的。

虽然说装备不能卖,但是兵工厂生产的火药和炸药还是很好卖的,毕竟辽南有很多矿场,像铁矿、石灰石矿以及水泥场对炸药的需求量很大,现在辽南宁海军的兵工厂已经把炸药卖到各矿产,这些矿自然都是程世杰的,管理只要不出现问题,自然不会出现外流,销量还是不错的。

“兵工厂什么时候把后装线膛步枪做出来,本帅会向兵工厂下十万支枪的订单!”

程世杰笑道:“等后装线膛步枪制造出来,咱们的兵工厂才算进入正轨!”

“唉,兄弟听说了吗?”

“什么?”

“咱们辽南的庄稼为什么丰收?”

“不知道啊,程大帅有神仙相助吧!”

“不是神仙相助,我听说,程帅把建奴的骨粉撒到了地里,咱们的庄稼才能丰收!”

(本章完)